还有一个苹果
马媛作品
2010.03.06 - 04.06

□ 来自彩云之南的童话

王珏

也许,在艺术的世界里,我们通常会淡化掉很多外在的环境因素。比如,我们常说的——艺术是没有国度的。没有国家纷争、没有民族主义,也没有所谓的政治倾向……但所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来着不同地区的,不同的艺术家们。马媛亦是其中一个。

马媛,出生于云南的一个普通的家庭。普通到她不是来自什么名山大川,不是大理、不是丽江,不是任何我们熟悉的“云南”。却是一样的,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拥有着无可比拟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热情的民俗民风;幼年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的玩耍,深深地影响了她——从小便是生活在普通的职工宿舍大院中,有着一大群同龄伙伴,厂区周围有山坡,田梗子,西洱河,高高的木板架子……自然要比城市里的孩子们多了些许率真和自由。
马媛是回族。虽然不是什么太罕见的少数民族,但也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信仰。回族穆斯林把对伊斯兰教的信仰称为“伊玛尼”,即“六大信仰”  。信仰的行为实践是履行“天命五功”。滇籍穆斯林仍保持着信奉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朵斯梯每年都依据伊斯兰教历聚集在清真寺中欢度“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忌节”。经济条件好的老年人每年都要到沙特圣地麦加朝觐。从小便熏陶在宗教教化中的马媛,信仰真主,顺从真主,追随穆圣,完美道德。

这一切都使马媛看起来那么与众不同。

绘画对于她,也变成了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

她画那些来自真实的生活和体验,她信任所有真实自然的表达方式,如同童年回忆里的一样。是一种接近于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诉,作品中描绘的事物是载体形象,所表达的形象能承载她更多的感受,去追求生命中的情感所带来的敏锐触感。在她看来,她的绘画语言是自然而然的形成的,“相信孩提时的梦想的确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真实的自我对话,孩子在童年期的本性是不受雕琢的,孩童自然而又故作沉静的瞬间,氛围充满着高贵的自尊、敏锐的心智、未驯的优雅,孩子的依赖与独立、留守与离开之间永恒的挣扎,捕捉到自我发现、自我怀疑、脆弱、不朽等等情绪。清澈,幼拙,稚气顽皮忽闪的眼神充满了纯真和诱惑力。每个人身上出现过,尽管会逐渐的依稀、模糊、甚至再也不记得,在心底深深烙下的印,用画面留下生命中某刻的场景和温度,凝固不被世事变迁掩盖的感慨。”她所描绘的对象,通常会是个孩童的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脸,自己的肤色,我所关注的就是我看到的体会到的。不太注重描绘人物脸上的表情更多是通过描绘姿态,破旧的玩具,服装饰品等来展示。”

于是,那些孩童时期记忆中的细节成为了马媛绘画的主角。《宝塔糖》、《洋气》、《郁美净》。女孩仿佛看到了温暖中隐藏的悲情,平和中蕴藏的不安,处于自我怀疑与脆弱感之中,置于边缘的感觉刺激观看者的内心,她们的眼神流露着忧伤也充满着内在力量。画面看起来美丽,却充满力量。

笔触带来的画面质感,看起来陈旧、古典。笔法稚拙、奔放。没有刻意的掩盖,也没有故意的包容。所有的这些,却都不是马媛故意营造的氛围,也不是在讲什么古老的故事。“每个人心中都一个有属于自己的童话。童心,放飞我们的梦想;童话,只能说,童话潜藏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童话,神话,民间传说,这些因素会渗透我们的心灵,所以它会自然而然行成我的画面,我把这种纯真的本质奉献给认识的目光。”

马媛有一个对于自己、对于外界,都近乎封闭的世界。性格上,内敛、少言。跟她沟通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她会小心翼翼的走出她的世界,然后心思凝重地说出每一句话。而无论怎样的言语,都不能完全表达出她的内心。于是,她选择了绘画,作为一种最多的与外面世界沟通的方式。她希望可以画别人能看懂的画,希望观者可以通过画面,达到她的内心,不再需要语言。当周遭逐渐黑暗,当世界变得无声,只有画面,还在熠熠地发着光,回荡着那些属于每个人内心的童话。
分享到: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