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曾去过丽水,不知道这个古称“处州”的浙江绿谷是个如何模样,当然更不知道,1986年的丽水是否如网页上所说的那般“绿水村边绕,青山郭外斜”。但是从1986年出生并成长于丽水的王源远的叙述里,我想这个自古名流多儒士的江南属地,人文气质大抵也是儒秀沉稳的。
就在这样的环境底色上,来看王源远罢。
旧一些的说法,王源远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之家,家庭结构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最传统的中国式家庭——和睦严谨的三口之家,父亲是前丽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母亲是人民教师。我在王源远的阐述间隙,擅自勾勒了这样一个画面:儒雅文秀博学广识的父亲,恪守本分谦和严谨的母亲,加上少时的王源远,有点像张晓刚先生的《血缘:大家庭》系列。自然不尽准确,可我刹那了然:在如此的家庭和成长环境之下,王源远打小学画,之后就读美院附中、顺利考取美术学院本科、然后攻读硕士,进一步计划考取博士的成长路线何其顺理成章。
交谈的过程中,他对自己的成长环境及走上绘画创作之路亦表现得极其坦然,不是理想或者坚持不懈,而就是打小的爱好与习惯,最后累积成为生活和工作的成就感。他说自己的思想行为观念比较传统,自小便不是会“野”的孩子,比较自觉也比较听话,基本没让父母操心过。而父母亲俩人的相处关系,也在家庭观念上深深影响着他。以至于毕业之后结婚,从为人子到为人夫,如今又为将人父的角色转换,对于王源远也其实波澜不惊。似乎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人生里应该按步就班完成的,没有很刻意的计划也没有求而不得的波折与坎坷。“俗话说:后院稳定,前院才能专心操持。家庭稳定对我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很感激我的太太,家里的事情她全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这样我才可以像现在这样心无旁骛的画画,赚钱养家”。
我感叹王源远的路子“好顺遂”,他笑言“确实比较幸运”。
我自然明白并非所有的人都必须选择一个历经蹉跎的方式才能够淬炼自我,也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有一个“世界很大,我要去看一看”的浪子情怀;有很多人是选择幸福在柴米油盐的小日子里的,有某一种人是始终在现世温柔里自己与自己较劲的,而也有那么一些人是在现实的安稳里寻找自我的。前一种比如颜躅、柳耆卿,后者比如晏殊。
王源远自当是后者。所以结婚两年,他的画里有了更多的房子,有了“烟火”;所以他说人间烟火,是人情味,没有惆怅。
“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我将木心的这句话,用作在成长经历的基调上看王源远那些“风景”的心情。
对于一个自小画画,小学三年级之后便抛弃对象物进行勾勒和表现的人来说,积累比想象力更重要。不仅技术,而且视觉。因此当经验记忆退后,视觉记忆则愈加凸显。这与古人作画,翻山越水师道法自然,而画心中山水同理。所以王源远的画里,有马列维奇晚期的至上主义的影子,也有康定斯基抽象表现的痕迹;有隐约的马远《春游晚归》的笔调,也有些微安藤广重的视感。是揉杂的视觉选择的成物,也是视觉经验的积累在绘画过程中形成的造境结果。
如果将“雾之惑幻”以来的这些“造境”进行主观视觉的归类,不难总结出以下几个内容“带房子的风景”、“点、线、面的构成-风景”、“视觉切割的景观”、“园林造景”、“颜色松”、“纸牌屋”。在这里,我着意地将2014年的《折叠空间》、《林》和《房子》旁置,以用作横向的参考系,只因为相对于2015年的“雾之惑幻”与“人间房子”系列,2014年的创作显然游离不确定。想表达的太多从而什么也没有表达。但是从目前可搜索的最早的作品——2014年的《林》和《房子》可见,王源远在一个众多内容的空间里逐渐寻找到了主要的聚焦点,尝试将它们清晰具像化,并以某种方式关联起来。
这些聚焦点包括:树木、房子、色块构成、人/动物。于是2015年开始,房子&树木的系列风景,成为王源远作品中三个重要的内容之一;其次是视觉切割的带有构成意味的景观;最后是近期的带有中国山水和园林味道的“松”。无论是哪一个系列的构组,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聚焦点。而目前为止,这三组内容当中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房子&树木。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树木”在深层次的意义指的是心灵和情感的最深处的状态;房子是家庭和自我;人&动物是社会关系,而色块的冲突是情绪缔造的表象。很巧合的是,房子&树林系列的稳定与量的出现主要集中在2015年至今,而2015年上旬,王源远成家了;2016年,房子&树林开始有了更多的空间层次和更丰富的造景,比如切割的块面,比如户外的空地或者小院,比如多了的人或者景观物;2017年,房子的空间变得更具体了,从外观视觉转化到内部环境——比如那几张园林,而王源远的生活也因为妻子的怀孕而调整成了另外一种节奏……
真的是,巧合吗?我这样问王源远。
一件艺术创作的好坏,除了创作本身的技艺能力,更有的是技艺之上作品本身的所谓精神内核,或者说价值体系。是创新一种新的视野或者观看方式的;是反思和警惕某种普遍现象或价值观的;是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塑;还是宣发情感以寄予或传递某种情怀的等等。不论是超越的还是当下的,观达的或者见微知著的,都不会是单方面的情绪表达,而是综合的认知行为。
所以,当王源远说他的绘画是抛弃对象物的凭空创作,没有明确表诸的对应时,这某种程度上说明艺术家将认知构建的维度放得很大,而梳理和关联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这是好事,从繁杂到条理清晰,是一个长途跋涉甚至翻山越岭的过程。这期间的不合理、不确定或者改变,都容易更真实,有人情味。
郁婷=郁,王源远=王
郁:可以说说你的家乡丽水吗?
王:丽水离杭州挺近的,就在杭州往南270多公里处。我的记忆里,丽水一直是个风景秀美秋林环绕的地方,毕竟古来就有“浙江绿谷”的虚名。但也因为是小城镇,人文风貌生活节奏自然也是一派闲散的状态,没有太多戾气。或许是没有车水马龙的拥挤,也就没有大城市普遍的社会压力和严峻的生存竞争,人来人往也很和气。闲逸的状态里,能够自给自足也就知足常乐了。
郁:在这样一个内敛闲逸的小城长大,它对你最直观影响是什么?
王:地域环境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必然的,或深或浅。要说丽水对我最直观的影响,我想是性格。我打小就不是一个乖张希望被关注的人,不管是小时候在长辈亲友面前,或者是后来读书上大学,我都不是那种很出挑的,走到哪都自带光芒的人。没有众人的目光环绕,我反而一直很自由。自由的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想做的,不管好与坏,都是我自己的事情,也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成就感。可能也是因为这样吧,这么多年成长下来,我也一直是个比较无争的生活态度,努力过后知足常乐,有较劲儿也是跟自己的。算是比较传统也比较顺其自然的性格。
郁:目前为止包括考学、恋爱、成家也都是顺其自然吗?
王:我比较幸运。从小读书画画,然后考附中考大学考研究生,之后跟我太太恋爱到结婚,一直也都比较顺。可能因为我没有太大的得失心,该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去做,该努力的时候努力,该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完成。我觉得这样子,反而能够把很多事情游刃有余地平衡好,处理好。
郁:风景这个系列的创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比较晚,是研究生毕业,2014年到2015年左右的时候。在这之前,我画人物比较多一点。其实我从附中到研究生的几年里,在绘画上走过很多弯路。这和一个人的眼界、看的东西的质与量有关系。我虽然很早就进了美院体系,但是附中多是打基础,学院派的东西比较多,所学的多是扎扎实实经营画面的能力,对于思维的开阔和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等的了解非常有限,几乎是到大学之后才开始慢慢接触到的。那个时候我非常喜欢艾瑞克・费舍尔(Eric Fischl),喜欢他用具象表现的手法,营造出的有点怪诞的画面效果。所以不自觉的模仿费舍尔画过一段时间。后来又迷恋德国的莱比锡画派(Leipzig School),喜欢把很多图片拼凑在一起组织一个画面。这个过程应该是每个学艺术的人都会经历的吧——模仿很多,尝试各种风格内容,希望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我可能摸索的比较慢,用了好几年才开始慢慢从这些模仿中抽出来,开始规整自己的语言表达系统,慢慢抽离掉一些内容,渐渐剩下树木和风景的。
郁:为什么选择画树林?树林或者说风景对你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王:我说不上来是否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对我来说会画树木和风景,很大原因是因为我对于线条的掌握能力比较好,也很喜欢从线条入手去表达,这可能跟多年画画下来积累的经验和手感有关系。有些人可能是在放弃已有的经验基础后寻求突破,我则比较偏向于在已有的基础上去推进、冲破瓶颈从而实现突破。树林在表达上的难度比较大:如何画出树林那种深纵错落的质感,还有它在不同的环境里的情态,就与人一样是非常丰富的。我琢磨过很久。当然也因为我一直认为树林是一个非常神秘有趣的东西,偌大的丛林里,若隐若现地露出一角房子或者村庄,是很意外又很惊喜的心情。可能在我的潜意识里,树林还是一个比较接近精神世界或者情感世界的事物吧。然后在这样一个地方,有房子,有炊烟,有焰火,就感觉着会有人,有生活。
郁:精神跟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王:是,这是我在画面里很想要去实现的东西,也是我一直尝试在找的精神之上的艺术乌托邦与现实之下的烟火气息交汇的那个界限。就好像不能只知道《红楼梦》,《金瓶梅》也要看一看。精神追求是要有的,但是生活也是要有的。能纯粹在精神层面,也能安守住现世的烟火,才不会亏欠吧。
郁:这是这次个展的主题定为“人间烟火”的原因吗?
王:如果事实是因为我觉得“人间烟火”好听呢(笑)。我觉得一个主题的模糊性比较重要,这样能够更主观地凸显“感觉”的视觉情绪——就比如“人间烟火”,你会不会感觉是一朵烟火打在天上炸开的一个画面。可能在很多人的概念里,人世和焰火会被认为是俗世短暂如烟火易逝。但是文字的指向性从来不是单一的。你往更深了想,或者换个角度,也许一点不伤情。对于我来说,有房子,有烟火气,也就意味着有人,有人情味,有生活。人间烟火,是人情味,没有惆怅。